1.基本資料
古蹟等級:一級古蹟
類別:關塞類
公告日期:72、12、28
遺址保存:相當完整
砲台種類:制海砲台、抱山式砲台、暗砲台
其他名稱:二沙灣砲台
現今位置: 二沙灣山上
2.建築歷史
日治時期,砲台被列入軍事要塞;光復後,仍歸軍方管轄但年久失修,逐漸為人淡忘。民國64年,砲台再度被發現,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歷經民國68年及78年兩度修復,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二砂灣砲台。
第一代二沙灣砲台由姚瑩所建位於海岸邊,主要依據姚瑩在其「台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奏稿指出:「…..又恐門口寬深,被彼等窺視,故於正對門之二沙灣築砲墩八座……」。為舊式砲墩砲台,用沙包堆置,外有壕溝,清英鴉片戰爭立有戰功,亦毀於該爭。第二代二沙灣砲台已以石牆式砲台,為日軍侵台後沈葆楨砲台建設之一,由羅大春監工,依然位於海岸邊,然而依據「法軍侵台始末」所紀錄,這座被法軍稱為Fort Neuf(新砲台)的構造物位於法軍公墓後方的海邊,被法軍認為是唯一重要的一座砲台,控制社寮島與白米甕中央的基隆水道,亦毀於清法戰爭。目前今日的第三代二沙灣砲台,為台灣建省後劉銘傳所建,建於山上,稱為海門天險。日治時期,砲台被列入軍事要塞;光復後,仍歸軍方管轄,但年久失修,逐漸為人淡忘。1973年,砲台於草莽之中再度被發現,1984年被列為 1級古蹟。歷經1979年及1989年兩度修復,即今日所見之面貌。
3.地理位置
此砲台可說最近基隆內港,火車站,對面牛稠港歷歷在目。劉銘傳初到基隆督戰,就對原來砲台的地理位置提出批評:「勢居低下,且在口門以內,不能遠擊敵船」所以改採在隱蔽的大沙灣與二沙灣之間的山崗上建造海口防禦砲台…….附近港域內的船隻動靜一目了然,又有天然的地形地物可掩護砲壘。從上圖可看出:整個基隆港灣呈「漏斗狀」,而海門天險就在漏斗的頸部,正對內海口門,兼控外海口門。其與位於外海口門的社寮、白米甕兩砲台恰構成鐵三角的防禦網,共同形成港灣的最佳屏障。
4.建築布局
海門天險是中國古式城牆的造型,城牆兩側較低,就是模仿這高低起伏的視覺而建的城牆形貌。東、北兩個砲台區建築在比較高的臨海山頭,而將紮營處設在背海面較低平的地區。這樣的布局,使得海上來犯的敵艦無論再怎麼猛烈轟擊,都只會擊中向海的山面,或者越過山頭落到谷底,而絕難擊中躲在稜線背面的營區。由於營區所在地幾乎可以避開任何正面射來的砲彈,故開戰時自然能從容調度,支援砲台區上的砲火作業。如此藉低處環衛高處,而以高處俯控四周,充分展現了精采絕倫的地形戰術。臺內牆垣、兵房、彈藥庫都用當地出產的砂岩壘砌。
東砲台區
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砲座包含子牆與砲基兩部分,子牆約成ㄇ字型,只要功能在於掩護砲座內之兵員與裝備,使用鐵水泥建造而成。砲基大致呈半圓形,為砲架置放處,考慮鐵水泥的工程款項過於龐大,因此變通為以石子與鐵水泥攙用「逐層封築」而成,。底層仍可見部分遺跡,上面的水泥平台則是後人添建的。砲基上置有一仿製阿姆斯脫朗前膛砲。根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海門天險配備火砲有8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1尊、6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2尊。
北砲台區
置有仿砲一尊,位於前方及西北角的圓形陣地,可能是後人增建的機槍陣地。其中1支。東、北兩砲台區擔負的任務並不相同──前者監控外海口門,後者則扼守內海口門。
彈藥庫
東、北兩砲台區各有一座彈藥庫,為躲避敵砲轟擊並兼顧戰場作業需要,採半地下室的建築形式,圍牆採雙重防護的「回」字型設計,正對砲位的牆邊開一小拱窗做為遞彈孔,外牆牆頂斜披出來的「石雨庇」,讓雨水從屋簷直接滴下,不會流到牆面。
兩兩砲座間有「回」字形半地下式的彈藥庫,以貓耳式「遞彈孔」將砲彈遞出,由於相當接近砲座,所以砲座「子牆」上並無「儲彈孔」的設計。子牆是以鐵水泥堆成一人高的厚牆,用以保護火砲與操作人員。砲與砲中間,也就是彈藥庫的上方,則覆以厚厚的土層,用以產生遭砲擊時的「吸彈作用」。
古墓
靠近東砲台區,有3座光緒年間的古墓,墓碑上刻有「河南銘字中軍」字樣。是劉銘傳部隊駐紮於此的證明。墓碑碑文的陰刻字體豪放不羈,據說是以配劍刻成,立碑於光緒16年,距今已有110多年。現在古墓裡已無遺骸,僅僅是紀念。
古井
先挖掘水源,洞口面再以人字砌法做成,以方便取水並維護水源。是基隆各砲台區唯一存留的古井。說法有二,一是基隆砲台區中唯一的地下水井(其他都是蓄水池),二是死井的北砲台消防用水。它的內徑120公分,外徑180公分,是先挖井再於周圍以當地砂岩用類似人字砌的方式堆砌而成。
大階梯
營舍有小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為提高,但是到砲區的距離也相對的提高,為了使士兵們能快速且幾乎同一時間就戰鬥位置,階梯做得相當寬闊。由於斜度大,階面小,上階容易,下階難,遊客下階時要特別小心。
營舍區
營舍牆壁採用砂岩人字砌而成,營舍開口均朝向中央,以便迅速地到達砲位。
雉堞與馬道
城牆上用石塊疊砌而成的突出物稱為「堞」。為使兵員易於隱蔽並可改變射角,將「堞」設計為外寬內窄,俯瞰猶如雉尾,故稱為雉堞。城牆內雉堞前的走道稱為「馬道」,古時將領騎馬巡視戰況的通道,二沙灣砲台的城牆短,不須騎馬巡視,馬道用於堅固城牆,或可供射手蹲射之用。自從觸地開花彈發明後,舊式的雉堞即因無法抵擋新砲彈的威力,而不再出現在砲台的設計上。此處雉堞仍被使用,說明營盤區所在位置確實是最佳的避彈區域;因此對於這個方向的防禦,只需能抵擋槍彈的雉堞石牆就夠了。
登城階梯
王鴻楷教授在海門天險古蹟修復研究中提到:「登城階梯暴露在敵火下,是一大荒謬。欲將之拆除,卻發現其與城門本體有勾丁。」可見登城階梯應是與城門同時建造的,至於「暴露在敵火下」的疑慮,請見以下說明。
城門
「城」的功用在於保護城內軍民,是敵人進犯時的兩軍對決之處,城門、城牆的設計必須考慮到軍事用途。在城門內側左右約一人高的牆面上各留有一個近尺見方的小洞,是用來安插關閉城門時的大型方木。城門地上有一門檻,其右側留一小段未做,主要是排水之用,另外古時中國舊有「左尊右卑」、「左金龍、右白虎」、「入龍喉、出虎口」等觀念,在小小的製造門檻與出水口時,竟也忠實的反應出來,相當有趣!但是二沙灣砲台是一座砲台,而非真正的「城」,與敵人的主要戰線在海上,敵人會從城門進攻的可能性相當低,在此城牆的主要功能應是做為圍牆之用,之所以會建成「城」的形式,用意應有兩點:
氣勢非凡:城門是中國建築中軍事重地的象徵。牆體大部份以砂岩丁順砌而成,石材間以中國傳統的三合土砌接。門洞採卷拱方式砌築,入門後不用卷拱,以方形空間供門扇開關。城門之上部,可見一個方井,據考證…..當年很可能上面健有城樓…..城垣依山而建,下臨深谷,利用自然地形而成者。
承襲原貌:城門的設置,承襲位於海邊的二沙灣砲台。中法戰爭前建造於二沙灣海邊的砲台,建有城牆環繞,防禦功能相當大,戰後建於山上的二沙灣砲台的城牆建築,景觀意義大於防禦功能。
5.兵士生活
由於目前營舍只存殘蹟與部牆體,而在乙未戰爭前擁有2哨的兵力。從目前的研究資料來看,應可斷定位於大階梯下兩側之遺跡為士兵與軍官居住的空間,而營門與營舍中間之空地為練兵場,右方的營舍區,可能為廚房、茅廁、大房等附屬空間所。遇有緊急狀況時,兵士們從營舍區快速地由大階梯到達砲位,待命發射砲彈;平時則於營舍區練兵,或在砲座練習。而北砲台附近之古井,因其地理位置較高,似乎不是飲用水源,可能為消防用水,而其用水情況則待進一步考證。
- Jun 28 Thu 2007 07:48
海門天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