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端午節連續假期,一群好朋友在行程裡安排了基隆的大武崙砲台,
所以先把以下資料打出來供大家參考喔!
1.基本資料
古蹟等級:二級古蹟
類別:關塞類
公告日期:74、08、19。於1985(民74)定為古蹟。1990(民79)年維修完成。
遺址保存:遺址保存良好
砲台種類:制海砲台、抱山式砲台、暗砲台
現今位置: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段內寮小段477之4地號,沿途有明顯指標。
所在高度:海拔220公,居大武崙山上
2.建築歷史
砲台建造正確創建年代不詳,但在道光20年(1840年)的清英鴉片戰爭,姚瑩即派駐兵勇鎮守,稱「馬鋉汛」及光緒10年(1884年)的清法戰爭時,清廷曾派兵駐守,曾毀於清法戰爭。日據時代曾有大規模整修,約興建於1900~1924之間,但根據現今構造設計應為日據時代改建之結果。而國軍亦曾在此駐守,光復後軍方列入港區要塞管制區。民國46年(1957年)春,要塞撤銷,大武崙砲臺的軍事功能始告一段落,解嚴後才解除管制。
3.地理位置
隆西北方,依天然地形而築,以四周峭壁為障,夾隱於草木山林之間,間收地理形勝之美。監控港西海域、大武崙澳及附近山區。地形居高臨下,地勢非常險要,它防守的範圍包括由西側海岸進入基隆港的航道及萬里、野柳、金山沿海一帶,可近控馬鋉溪及大武崙澳海面,扼守基隆與淡水間水路的重要通道,既是從淡水經金山到基隆的陸路制高點,是一個兼具陸防與海防的重要據點,發揮軍事上監視與防禦的雙重功效。大武崙砲台屬於暗砲台與白米甕砲台都是昔日港區的左護衛,一暗一明捍衛著基隆外港的安全。
沿著右側步道走上去,可以走到視野遼闊的觀海區域(稱為東稜堡),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右邊是海上進入基隆港的地標--協和發電廠的煙囪,右前方孤懸海上的島是常被誤認為龜山島的基隆嶼。前方海面為進入基隆港的主航道,左前方突出的一塊地就是野柳岬,在稍為下方的是外木山章魚游泳池。
4.建築布局
整座砲台建築和二砂灣砲台有異曲同工之妙,採隱密形式,將整個山頭做最好的戰術配置,建材是以砂岩、鐵水泥、火燒磚等砌成,範圍廣闊、氣勢雄偉。形制上,屬於稜堡式的不規則狀砲台。砲台的配置形式,基本上採取步兵持洋槍環繞於外圍,以防護中央砲座及營舍的設計;砲座和營舍明顯分區,以通道連接。以東南方的斜坡道為主要入口,東側為營區,包括舉行平面的兵房兩座,目前除山牆外,均已坍塌。遺址包括營區大門步道、營舍區、砲盤區、彈藥庫、觀測台、稜堡區、避彈壕、蓄水池等、外垣道。砲台的主要射角包含基隆港囗之東北、北及西三個方向。整體來看,大武崙砲台不僅具有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特點,而且環境清幽,風景秀麗,是體會世紀交替時期軍事防衛體系的最佳實例,也是認識台灣北部及基隆港灣形式最好場所。
入口步道
大武崙砲台以東南方的斜坡道為主要入口,由新建成的遊客中心(未開放營業)開始步行,入囗通道窄小有利於防禦,入口的步道及整個營區地面上所鋪的小石子大致上有三種功能:1防滑(排水)、2防蟲、3警戒。是個務實的設計。首先因為只要有人走在上面就會出現唏唏窣窣的聲音,可以提醒衛兵的注意;而鵝卵石與泥土的空隙多則有利於排水的效用;此外在這毫無掩蔽的地方,小蟲無處躲藏就會迅速離開,而有防蟲的功用。
營舍區
走完上坡步道抵達營房區,則是官兵操練、住宿、休憩與作戰指揮的地方。營舍區分為一般營房與洞窟營舍,平時利用一般營房,戰時運用洞窟營舍。
營舍區之一般營房
是一幢呈長方形平面建築,屋頂已全部倒塌,只殘留石條砌築的牆壁體及拱形的門窗洞。因居於營房區的中央,位置較無屏障,且窗戶很多、牆壁不厚,推測多半是作為倉儲的場所,僅供少數人員駐紮。整個營舍概分成三區,較大一區為寢室,地面有床的樁腳石,中央走道上還有一個方形的凹洞,應該是官兵取暖用的火坑(燒炭火),面向洞窟營舍的牆面設有拉門,目前還有滑軌遺跡,中間一區應是會議室或集合上課的地方,兩區以拉門隔開,此區牆壁有水泥粉光,窗戶有橫拉窗的設計,可能也用來接待長官與外面訪客。第三區為一小房間,應是指揮官寢室或作為廚房之用(目前不可考)。營舍前方外面部分原來應有走廊,因為水溝與牆基尚有一段距離,或者是避雨的屋簷之類。
一般營舍與其他砲台區幾乎相同,牆面牆基為砂岩採丁字砌法築成,配上杉木製的屋樑與陶土製的屋瓦覆蓋而建成,屋樑依現存的「雞爪形」遺跡可以看出是屬於複式桁架的形式,以最少的建材提供較大的支撐力。山牆部分(三角型)則為磚砌,上面還有桁架遺跡,這種桁架結構用在材料輕結構強的場合相當常見,如吊車手臂就是,這裡是用以支撐屋頂與樑棅,屋內因此不用支柱,可見建築技術相當先進。開窗的方式也是上拱而下方,但值得注意的是,窗台都不是水平的,而是有向外傾斜的趨勢,以求順利排除滴在窗台上的雨水。它的門楣與窗楣則是以水泥模具預鑄長條型門楣而成,同樣具有較佳的承載力,手法屬近代風格。
營舍區之洞窟營舍
洞窟營舍共計3間,深度大小各有不同,但寬度均為4.9公尺,以因應戰術需要,是全區中結構最隱密紮實者,可發揮較良好的避彈作用。最小的是指揮所,供指揮官與幕僚使用,較大一間是軍士官廳,最大一間是士兵通舖,房間地上則有許多方形的樁腳石,牆上亦有孔洞可作為木床的固定位置與基礎。內部四周稍低,且留了一整圈的排水溝,可增加室內乾燥度。。後兩間甚至有門可互通,以收指揮與聯繫之便。屋頂為水泥拱,壁體由紅磚砌造,牆面上並開有拱門及拱窗,結構堅實,頗為講究。洞窟營舍的建造並非採鑿洞的方式,建築方法是全面開挖後,先清出基地在建立營舍基礎,依大小以安山岩與砂岩堆砌至屋身高度,再以模板造型後灌上水泥,待水泥乾後再於其上覆土,上方置小土丘是當砲擊時可有效減低砲彈爆炸威力,所以具有吸、避彈作用,外緣則砌石做擋土牆。再用火燒磚砌磚牆做為承重牆,之後在磚牆上做水泥拱頂,最後在留下拱門與拱窗。門窗 窗戶方面均採上拱(半圓)下方設,具有相當的和式風格(日本式)。門楣與窗楣是以磚頭採捲拱式砌法以營造彎弓的形式,這種門楣與窗楣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利用重力外闊至門斗、窗邊以收穩固之效,原理與石橋一樣,愈壓愈穩固。門為雙扇外推式,並有天地閂(門楣上下方有凹洞)與油燈鉤的設計,窗為單扇內開型,是否具有窗櫺,現在已看不出來。通風口(防爆口) 由於基隆潮濕多雨,正面留有3處(營舍拱門上方及兩側壁面下)通風口,但營舍仍只有1面有開口,為了解決通風問題,設計者在營舍後方拱頂中央留設通氣孔,在覆土時用磚砌出方形井壁,形成通氣孔井,使營舍內部得以產生對流,在冬季關緊門窗時仍可以通風。裡面這個位於最內側圓形的洞,可由下方直接看到天空,平時當通氣口,戰時不小心有砲彈爆炸時,則變成防爆口的設計
,提供瞬間宣洩爆風的通道,可有效減低室內人員的傷亡情形。防水設計 門口外面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防水設計,包括集水槽(又稱斷水槽),它是防止雨水回流的裝置,仔細看它是沿著拱型屋簷的一條凹入的溝槽,利用地心引力對抗水的粘滯力,因為雨水回流時,會因為溝槽的阻斷,雨水不是往側邊沿溝槽流下,就是直接接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滴入水溝,這樣就可以保持牆面的乾爽,現在的房屋建築設計上,很少人運用這種原理,只會一味的加裝雨遮,似乎,應跟前人多學學才是!。另外,由於營舍上方覆土,因此地表吸收雨水後向下滲透,會積在拱頂低處,因此在兩拱之間的銜接處開一排水口,為突出的「水檔(水當)」,,它是一個方形外觀,內部具有圓孔的石雕裝置,放在牆壁中以引導排除石牆內土方的積水,避免其滲透進入營舍,而能直接滴入水溝,反觀現在的擋土牆,這種智慧還很少運用的上呢!實在汗顏。這兩項設計加上屋簷都有內凹的溝道,可常保外牆的乾燥,並保護牆壁避免水滴石穿(水的浸蝕力)的危險。
營舍區之廁所
營舍左方為廁所,是日本進駐當時最先進的蒙古包式廁所。牆上留有許多方形通氣孔、通風口,內部分成小號與大號兩區,大號區隔成4間,其下方設有獨立的凹洞與穿牆孔洞(污物清理孔),可隨時清理,設計上相當人性化,比起民初台灣的民房廁所真是屬於豪華級。屋外則設有水槽,可作為如廁後清潔之用。
砲盤區
原有4尊大砲,兩兩一組安置在2個砲盤區,可見兩個扇形凹槽的輪軌護座,過去是放置大砲軌道的地方,用以改變大砲的射擊方向,使砲台有120度的砲射角可供選擇,固定砲軌的鐵釘目前還有少數遺留下來。砲軌槽前面是一方形大凹洞,為大砲的基座,是放置大砲磨心的位置,砲的重量不輕,必須有穩固的基座支撐,這裡的砲屬於小型的28釐米口徑榴彈砲,是較小型的過山砲類型,所以磨心還不算大,另外旁邊的貯彈孔也比較小,可見砲的迷你程度。砲前方有弧形子牆(或稱為胸牆),目的是保護砲本身與人員,這裡子牆也不高,3面子牆各有3個拱形的儲彈孔,儲彈孔則也有鐵門或鐵鍊以茲關閉,現在只剩青銅製的後鈕遺跡。牆面中上方有3個4方形小孔稱為”基準點”,幫助瞄準既定目標,是當時「射擊預習」留下來的記號,經過對準記號的過程就可以打到已經固定或預設的射擊方向,以減少試射的機會,並增加砲台隱蔽性。因為兩個砲盤區有一個角度差,也就是說四座砲並非一直線配置,所以子牆上的記號相對於砲的位置並不相同,然而它卻正好是指向同一目標(多屬野柳岬與溪口方向)。此砲原為榴彈砲,即砲彈打出之後成拋物線式的到達目標,主要射角包含基隆港囗之東北、北及西三個方向。另外,為掩護大砲的砲身和砲手,免於受到來自側面的攻擊,砲座兩側都有隆起的小土丘─「隔堆」予以遮蔽。長形甬道為聯繫兩組砲座區,為了有效掩蔽,地勢比兩側低下,有如峽谷。循階梯或「輸送道」而上,即進入砲座區。輸送道則為斜坡設計,乃方便戰時砲彈器械的補給運送,可更有效率的運送彈藥與器械、零件。
彈藥庫
共有3座,設在隔堆(吸彈作用)下方,牆以安山岩砌成厚約1.2公尺,門口造型是上拱下方型,正門上方有弧形設計乃具有遮雨的功用,門楣以水泥預鑄式做成彎月型,門楣上還有一條彎彎的斷水槽,以保持門前走道的乾燥。中門上有掛油燈的青銅鉤,但這裡用的燈應是屬於安全燈(煤油燈)之類,以避免火星的危險。入門處約1.2米處設置有橫向的「檔牆」,形成一玄關的形式L 形(入內需先右轉再左轉),如此可以避免戰時炸彈碎片直接射入與火星波及裡頭彈藥的危險。
觀測台
觀測台位於北端制高點(海拔220公尺),就在砲盤區右側山上,可以輕易觀測砲彈彈著點與監看由海上或陸地接近的敵蹤。觀測台有一圓形避彈壕(直徑約為1.5公尺,深1.5公尺,由岩石堆築而成)與走道,作為掩護觀測官、通信兵臨時躲避砲擊之用。作戰時,負責觀察目標物,以「修正彈著」-修正砲彈發射的方向,嚇阻敵人或給予致命的一擊(寫的好血腥喔~@@”)。
稜堡區
幾個所謂「稜堡區」是整個營區最突出的地方,凸出於砲台東、南、北 3方,以外垣相連,外有子牆提供步兵火槍隊集結蹲於子牆前以洋槍射擊,藉兩兩形成的交叉火網,以有效牽制進犯的敵軍,防止敵人登陸所用,而將地勢較高的砲盤區與土丘掩蔽下的營房拱衛其中。稜堡面積比外垣寬敞,有利於兵員的集結。萬一外垣被敵方突破時,部署在各稜堡的預備隊即能發動反攻逆襲。南、北兩稜堡之間的西外垣,防禦砲台正面,即西南與西北兩個敵情方向,呈曲線狀,可部署大量守兵。東、北兩稜堡間的外垣則正對大武崙澳,從砲台有一緩坡直通海岸。稜堡供南稜堡與北稜堡比起來稍稍大了一些,而且是彎曲的扇面形,它的避彈壕也築成彎彎的扇面形,可見建築之用心。在廁所旁的斜坡馬道往上方走,是一個三角形的地帶,就是腹地最大的東稜堡。是駐紮護衛砲台的火槍隊主要的集合場地,當時駐紮在砲台的除了砲兵之外還有負責防衛的火槍隊。他們會在東陵堡先集合下達命令後才各自散開到外桓步道去防守(外木山方向)。其依扥是一半人高的石牆,石牆外就是山崖,可遠眺野柳岬、基隆嶼與觀察基隆港西側水道。
避彈壕
南、北兩稜堡後方各設有1個避彈壕。為配合地形,南邊呈彎曲狀,北邊呈長條狀。由於深度都達1.8公尺,人立於壕中,可得到完全的掩護,可提供官兵在受砲擊時有效避開砲彈碎片,減少傷亡。當砲擊發生時就迅速跳入避彈壕內,事後才由石階爬出。避彈壕因是地下建築,故採用菱形砂岩以「人字砌」法築成,這種人字砌手法一般用於水平面以下,如水井、地窖,可有效滲水、排水與加強結構。。壕溝的底部並有完善的排水管,避免積水,排出到山崖方向。
蓄水池
南稜堡兩側不遠處的外垣上,各有1個蓄水池收集雨水。較大的一個共有4口池子,先將水收集到左邊3口,經沈澱過濾後,再流至右邊有護欄的1口蓄水井儲存,供兵員飲用。而引流孔屬素燒陶管採預埋式施工,過濾池底下適當位置有互通,雜質沉澱後水經石頭過濾再流到下一池,如此可得到較乾淨的水,底蓄水池(蓄水池井)下範圍約3、4米見方,留有一圓形取水孔,井內深不見底。由上方石材遺跡看來,原本應有木製頂蓋的設計,其上原來還有木製蓋子以防止樹葉與飄落物掉入蓄水池,現在僅留有石孔,木蓋已不復見。更上面一點是以石條砌成類似房屋的斜頂造型,用來美化整個蓄水池的外觀,相當別緻。小蓄水池則僅有2口池子較深,因無護欄,水質可能較差,推測是供牲畜飲水之用。由於水溝的設計相當完善,至今還有蓄水功能,而且回音度相當好。而基隆因多雨潮濕,通常每年下雨超過200天,地處山嶺難覓水源,所以營區內四處可見水溝裝置,以廣收集雨水導入蓄水池備用。
外垣道
環繞全區,連接各稜堡,僅 3.5公尺寬,由馬道及子牆構成。外緣有壘土一圈(稱子牆),作為步兵外圍防禦用的胸牆,是火槍隊防守時的依托,牆內以環繞砲台的步道連通(或稱馬道,只是稱呼而已此砲台並沒有馬,槓子察為唯一有養馬的砲台)。沿著馬道則設有水溝,以收集所有的雨水,平時可供洗滌之用。
5.兵士生活
本砲台特色是步砲合一的砲台,其特色在於砲台區圍繞著一圈外垣,也是砲台的界線,所有的活動均在此活動範圍內進行。首先看兵士們在營舍區的日常生活,營舍區有一般營房與洞窟營舍兩種,洞窟營舍共有三座,左側一座較小,可能是軍官居住的空間,右側兩座有門相通,是兵士的居住空間。至於外的一般營房,可能是步兵駐防時居住使用,我們仍可以看到床架的痕跡。一般營舍有另一個空間可能是庫房或其他用途的空間,更外側則為廁所。區內的用水則透過蓄水系統來取得,營區左側較小的營舍殘跡,研判應為廚房的空間。如遇緊急方狀況時,兵士們很快即可到達砲台,由於榴彈砲是曲射砲,因此需有觀測手來觀察目標與彈著,觀測手 到達於高點的觀測台,並指揮砲手發彈。而步兵則到達各稜堡,展開防守,如遇敵砲來襲,則迅速進入避彈坑來躲避砲擊。
6.其他
風剪作用
另外很值得介紹的是這裡的自然生態景觀「風剪作用」—又稱「風剪樹」。因為基隆地區東北季風強烈,加上山崖陡峭,許多樹不得不依著風的方向生長,形成像被風剪過一般,傾斜的樹冠景觀,在北稜堡有一棵牛奶榕樹,因為風剪的作用很大,因風剪的作用使樹幹都往斜的方向發展,竟有一根由氣根演變形成了與主幹呼應的一個新樹幹支持住樹幹才不至於倒掉,令人不佩服生物自己找出生路的偉大力量,這是基隆地區受東北季風的影響,以及風剪作用所產生的特殊生態景觀。
黃金傳說
傳出日據時代曾在砲台底下埋藏大批黃金,前後共三次遭盜挖,據報載還開怪手企挖,從門口一路挖到營舍區。
五角石
從洞窟營舍走出,細看左側石牆,大體上是以砂岩用丁字砌手法堆疊而成,但仔細一看可以發現許多造型類似本壘板或房屋側面的「五角石」,可以分散應力,,乃為1防震、2防裂及3分力所設計的。這種手法相當細膩。一般石牆所承受的土堆壓力是漸次往下的,但壓力經過五角石斜斜的介面時,會產生兩種分力,一種順著介面與石牆成45度角,另一種垂直介面也與石牆成45度角,這樣下壓力改變方向,由側邊石頭幫忙承接,可吸收局部的壓力,保護石牆不致傾頹,就好像打太極拳的人用側向力化解攻擊力的方法,有收「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種五角石不僅此牆有,要轉上砲盤區的石砌擋土牆上也有同樣的設計,屬於建築上相當具有巧思的手法,在這裡牆面與洞窟營舍旁不同的是牆屬於彎曲形,百年來牆面穩固依舊。

怎麼樣...資料豐富吧!看完的人佩服你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0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