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也開的差不多了...回到關於砲台的訊息吧!!


*我國火砲的發展概說:

而中國的火砲則始於宋金時代,當時的火砲只是延續改良自漢代的發石機,
以火器(如陶罐、竹桿、泥塊、石塊等)裝硫磺、焰硝、松脂等製程的黑火藥,
當時名為霹靂火球、毒藥煙球、突火槍等的形式出現。
直到元、明代才有正規軍使用有火藥的火砲,據「武備志」記載,砲是發射具、
彈則是傷人的部分。明初(洪武10年)曾出現一種小型鐵砲,有火眼、砲耳、
套箍等設計,當時成為軍隊中必備的武器。而藥有主藥、從藥之分,主藥如硝、硫、
石黃、雄黃等;從藥如砒霜、毒劑、巴油、爛骨草等,是一種較近於現代火砲的開端。
中國人最早接觸外來的火砲則是明代自葡萄牙傳入的「佛朗機砲」,
當時曾由官方仿造作邊疆防務,定名為「大將軍」。

在中國歷史中較完整地記載的火砲發展,則始自清道光23年(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以後,仿製許多外國火砲,才正式開始。
有關清代火砲具體進展是:光緒四年(1878),有以鋼為內管、
外裝熟鐵製套筒及箍的鋼腔熟鐵箍砲製成。係仿自英國阿姆斯特朗式4.7吋(12公分)、
40磅砲彈的前膛砲,為我國自製鋼砲的鼻祖。此後各廠均大量製造出各式新砲,
如:阿姆斯壯式快砲、格魯森快砲、克魯伯式快砲、日式山快砲等。

*****************************************************************
*關於台灣的火砲:

1.西荷時期:

而台灣所見的火砲最早則是由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所傳入。
西班牙人在西元1626年佔領社寮島後,曾在山頂建聖薩爾瓦多城,
據說當時就有架設多門火砲,但沒有資料留下來;
到1642年荷蘭人接收西班牙人的40尊火砲,與之後1664年在北荷蘭城配備的24門火砲,
則普遍被稱為「紅衣砲」或「紅夷砲」,故無法得知其明確的形式為何。
而所謂的「紅衣砲」或「紅夷砲」,是明末對歐洲所用長管加農砲的稱呼,
紅夷砲比佛朗機砲先進,它以口徑為基數,十六世紀荷蘭人多以此為艦砲,
明代按照其形制構造仿製了不少紅夷砲,清代初期也仿制一系例不同尺寸的紅夷砲,
故其形式應與荷蘭人所用者相近。而中國人仿造的「紅夷砲」,是以青銅鑄造,
砲身有多道箍環,重量在500觔到1500觔不等,長度則介於6尺6寸到1丈5寸之間,
彈藥約為5到15觔,以三輪砲車承載砲體,是屬於較大型的前膛砲。

2.明鄭時期:

明鄭時期所用的火砲或接收自西荷所留,或為明朝所仿造的紅夷砲。
清廷平定台灣後將它命名為「台灣砲」,造型與紅夷砲相仿相近,
只是砲身上多了許多圖案,砲口屬於碗狀,並安置在四輪砲車上。
在台灣的防務中,明鄭用了許多較小型的砲:如生鎮砲、行營砲、劈山砲、母子砲、
百子砲、蕩寇砲等武器,其中尚有資料的母子砲(嘉慶年間艋舺營所用),
是以鑄鐵製成,重量約95觔,長5尺3寸,以附四個小輪的砲車承載。

3.清代前期:

清代前期所用的火砲以仿造的紅夷砲為主,但在台灣,
特別是北台灣地區所用的仍以小型火砲為多,或者明鄭所遺留火砲,
但都非重型火砲。道光年間台灣兵備道姚瑩建砲台所使用的火砲,
為明末從葡萄牙傳來,由中國土法鑄造之「火繩砲」,
藉著燃燒引線以點燃砲管內的火藥因而得名。這種火砲在咸豐朝普遍被中國使用,
為鐵或青銅所鑄,傳統的鑄鐵砲為單筒狀,前端細,後端為火葯室故較粗,
並留一小洞做為火門,砲身中段的兩側有突出的耳軸,好讓火砲能固定砲座上,
同時也具有調整砲身角度的功能。以「觔」為單位來衡量大小,
由1000觔至8000觔不等。嘉慶年間開始流行在砲身刻「砲身銘文」。
所使用的砲彈為直徑10公分之鐵球,射程及殺傷力都有相當有限。
姚瑩曾購買重達6000到8000觔大砲的紀錄,
這是台灣史料中所用過最重的前膛鑄鐵砲,可惜沒有流傳下來。
火砲要射擊得準,有兩個重要因素要掌握,
第一是砲手的火葯裝填經驗;第二是觀測的技術。
火葯填得太實可能會在砲管內悶燒,太鬆或太少會產生不了適當的膛壓,
太多則可能會膛炸,最理想的火葯裝填是彈頭離開砲口時,火葯剛好全燒完。
觀測所是作戰時,計算火砲角度與落點的地方。

4.清代後期:

清朝後期西方有了新式火砲的出現,自強運動也開始起動,
故較之昔日的火繩砲,沈葆楨及劉銘傳所置大砲均為均英、德新式的火砲,
無論尺寸或重量均較傳統者大,鋼製砲身的強度高,
禁得起威力更強大的砲彈所產生的後座力,且彈頭形狀為長形。
已有較優良的砲產生,例如最有名的阿姆斯脫朗新式後膛鋼砲相繼運抵台灣,
於1888-1889年之間送達並安裝,
在當時阿姆斯脫朗新式後膛鋼砲是層層套箍式最先進的武器,
而今日役政公園所存放的即是此款。清朝引進台灣共有31尊,
分別配置四大港口:
雞籠—海門天險、滬尾—北門鎖鑰、安平—億載金城與打狗—威鎮南天。

5.日治時期:

大多以山砲、加農砲、榴彈砲與高射砲為主,多為日本人自己生產的日制大砲。
由武器的特性可以看出日治時代基隆各砲台的防禦重點,
如白米甕砲台及社寮砲台主要防範基隆港口近海船艦,故配備加農砲為主;
而大武崙砲台及槓子寮砲台主要防守基隆港門東西兩側外海,並考量隱蔽性,
故配備以榴彈砲為主;而其他較為內陸的據點則以山砲為主。

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

大砲日新月異,加上各式飛彈的發明,傳統的砲台式的砲戰,已注定要完全走入歷史。

介紹那麼多的歷史典故和知識背景了....哇!還真的給他有點累,
下一回就來說說實際一點,再更有意思一點的北台灣留存的古砲種類和位子,
有機會親臨現場時,記得回想一下之前的介紹,這些資料收集真是不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0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