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甕砲台

1.基本資料

古蹟等級:三級古蹟

類別:關塞類

公告日期:740819

遺址保存:尚可,規模尚完整。

砲台種類:制海砲台、平地砲台、明砲台

其他名稱:光華古砲台、荷蘭城。

現今位置:中山區光華路37巷底,白米甕山山巔處,沿途有明顯指標。

海拔高度一說60公尺、二說海拔70公尺。

2.建築歷史

真實設置年代不可考,可能早在三百多年前荷蘭佔據時期即曾置砲台,故白米甕砲台又有「荷蘭城」之稱,只是文獻上不見記載。而根據「第三級古蹟仙洞砲台修復計劃」的研究指出最晚文獻記載的創建年代在光緒10年間,中法戰爭時,法軍曾登陸佔領它。日治時代,興建於1900-1904年之間,於日俄戰爭前搶建完成,其所用武器是乙未之役所接收的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今日所見以現在山間留存的建築物來看,應就是日治時期由日軍就其址大規模整修改建而成,沒錯。

 

3.地理位置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北方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護守扼守基隆港門口,形勢非常險要。白米甕砲台屬於「制海砲台」,它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強勁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採一字排開的配置和加農砲,無疑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火力,並便於統一指揮。砲台所在的高地剛好被兩座小山左右夾住,免除被側擊可能白米甕砲台與大武崙砲台都是昔日港區的左護衛,一明一暗捍衛著基隆外港的安全。左下方即為70層樓高之3根協和發電廠之巨大煙囪,儼然成為基隆港進港的新地標,右前方可看到和平島、基隆嶼。

4.建築布局

包括營舍區、彈藥庫、砲盤區、指揮所、觀測台等等,一字排開的配置: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由左至右一字並列面對海上,是白米甕砲台最顯著的特色,也是台灣現存砲台中絕無僅有的形制。

彈藥庫

位在兩砲座中間隔堆下方,共有兩座,平面呈U字形,砲盤下方有斜坡道通達,方便戰時運輸彈藥。亦皆以鐵水泥築成並配合安山岩石塊(有一說是玄武岩)以丁字形砌法堆砌而成。每座門口處設置有擋牆,可以避免流彈與火星的波及石牆厚約0.6公尺,牆體為水泥造拱頂;目前門口處均加裝鐵柵。

 

指揮所

位於左側西邊山坡上,用來指揮砲台,地勢易守難攻。原石砌的指揮所,曾放置測距儀的圓形基前半部已改建為機槍陣地(本人一直看不出那裡放機槍,此處指揮所和槓子寮砲台指揮所一模一樣),一旁並有光復後添建的碉堡。透過觀測壕與指擩所人的員來觀測敵情,並指揮砲長控制發彈,目前指揮所的頂蓋已毀,原為鐵皮頂蓋。

 

觀測台(觀測壕)

位於砲台右側東北端制高點,有階梯直通山頂,觀測壕呈長形,四周為石砌牆面可避免人員受到攻擊,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可觀測砲彈彈著點與監看敵蹤,當初即以旗語與對面小山上的指揮所聯絡,修正彈著點。指揮所面向觀測台即以收聯絡之便為考量。

 

砲盤區

本砲盤區目前已完成修復,共有四個砲座,白米甕砲台的砲座呈U字形,前方圓形與圓弧孔洞即為架磨心與滑軌的痕跡,原配置的阿姆斯脫朗鋼砲,共有四尊,砲座直徑達13公尺,現置梅園(役政公園),可見這砲台當初戰力之強大。在每兩個砲座間均設有土牆(隔堆),是保護砲座與人員(通常有砲長、瞄準手、計算手、遞彈手(退彈手)、裝填手…)的配置,具有吸彈作用。砲台有180度的砲軌,前設鐵水泥

製子牆,子牆上還可看到凹入牆體的拱形儲彈孔(或貯彈孔),可放四枚砲彈,以因應戰時砲彈暫放所需4個砲座的貯彈孔分別為6個、3個、(但中間走道有7)3個、6個。

 

營舍區

由位於砲台下方住家旁的廁所來看,營舍應位於砲台後方球場一帶,目前仍可見許多遭修築的舊營舍,多數牆壁以磚砌成,屋頂則覆瓦,與同時期其他砲台所見營舍相似。目前所遺留的廁所,,經修改後當作公廁使用中,但仍保留其外貌。營舍旁有獨立的蓄水井與濾水池,由4口水池組成,透過沈、過濾的方式取得乾淨用水,其構造與大武崙、槓子寮砲台相同,是日本時代所建砲台特色之一,為當時最新進的蒙古包式廁所。

 

5.兵士生活

本砲台的營舍區與砲台區較為相近,遇有緊急狀況只要順著坡道上行即可到達砲位。營舍區的設施大體與其他砲台相同,有廁所、蓄水池、營舍等,由於營舍區未整理,較難區分出使用狀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0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