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入心思研究砲台實..真的會讓人著迷,
因為每一個點風景都是那麼的美麗,有種更想讚美神的衝動...

一、砲台建築:
清代前期的傳統古砲台,簡漏一點為堆放沙包女,外置壕溝,內放大量兵器;
堅固一點的則為石造兼三合土建築。清代末期的新式砲台建築,
因為配備為新式大砲,故都請洋人設計砲台,但建築者多為本地中國工匠,
故會有中西合壁的感覺。其營門都有中國傳統風味的題額,
譬如沈葆禎為安平二鯤身砲台題額「億載金城」及「萬流砥柱」,
劉銘傳為滬尾砲台題「北門鎖鑰」,李鴻章題「西嶼西台」等。
營舍通常設在砲台牆垣的內側,砲台第一代的建造方式是密肋木樑,
在牆頂架設木頭密排橫樑做為屋頂支撐,屋頂則是灌鐵水泥再覆蓋泥土。
第一代的砲台,缺點是當木樑壞朽之後,屋頂就攤塌下來。
第二代砲台為拱卷結構,圓弧型屋頂是由磚塊疊成,
將屋頂的承受力傳遞到兩邊的牆上,牆的設計要厚重,
以承接垂直的重力和橫向的側推力。
建築材料多為鐵水泥或三合土層層夯實鋪成,
所以外觀看起來會有如版築的水平線條。
磚牆的砌法有平砌、斗砌及花砌法三種。
砲座一般都設在牆垣上,地面有圓形砲盤,使大砲可以左右轉動,
以調整火砲的射擊方位,砲座前方設置較低的弧形子牆,子牆旁邊設踏階,
以方便士兵裝填砲彈。彈葯庫通常位於砲盤區下方,而且有孔道連通,
使火砲與彈葯間的供需管道通暢便捷,當時因土質鬆軟,使用鐵水泥構築。
在砲台設計上,明顯改善了舊有砲台的弱點。
有些砲台就在砲座子牆內側設貯彈孔,加快彈葯的供給速度。
日治時代的砲台則更新進了,排水設施良好,建築手法多採丁順石砌法。
只有砲台區裡有觀測壕的應都為日時代建築物,因清大砲不夠遠還不輸觀測壕。

二、砲台種類:
其實在此類的文或者理論其實很少,恨不有一本專門講砲台建築的書。
故目前就本人所找到大概3種分類砲台的原則,
但其實兩兩之間本人解釋的並不是清楚。

●就戰術上區分:
「明台」:明砲台位置明顯,目的在使敵軍心生威脅,有心理戰的作用,
但明砲台也易受攻擊,在戰略有誘敵火砲的作用。

「暗台」:暗砲台地處隱僻,可給敵軍來個出其不意,在明砲台吸引敵人,
予以攻擊。

●就地理環境區分:
平面式砲台(平地式):
若地處地勢平坦的地方,則砲台的形狀會比較規整,砲位的方向也容易安排。
抱山式砲台(坡地式):、
若地處山坡地,因必須配合地形環境來安排砲位,所以分佈上多呈不規則狀。

●就砲打方向區分:
對海砲台(制海砲台):此類砲台主要防禦的對象就是外海來的敵艦。
內陸砲台(陸防砲台):此類砲台主要防禦的對象就是攻擊進犯內陸的敵軍。

三、砲台機能:
完整的砲台機能必須含蓋砲盤區、營舍區、操練區等三大部分。
在古戰場中,戰術運用尚未走到自走砲的程度,因此,
一個成功的砲台就需考慮戰略需求與戰術配置,如何在最有利的地點,
配置最強的設施、取得最佳的射擊與隱蔽的位置、
且最妥善的來設計相關的軍事設施與生活機能的平衡。
這些課題,在在考驗著當時指揮官的智慧與能力。
以基隆的古砲台配置為例,
它需要有完整的砲戰機能---火砲、砲盤、子牆、彈藥庫;
需要視野與隱蔽良好的觀通設施---觀測台和通信設備;
需要臨時可避難與減低傷亡的避難所---彈壕、隔堆、洞穴祕道;
需要平時官兵操練生活的場所---操練場、營盤區、營舍(房)、盥洗設施;
更需要戰時堅固而可發揮功能的指揮所;
平時易於水源取得與蓄水穩定的設施;
與其他攸關砲台安全維護的建築物(如營門、崗哨、城牆等等)。

四、砲台作戰模式概述:
做為港口防禦工事,砲台位置選擇是要考慮到戰術上的靈活調度和搭配,
所以在一個區域內要建立很多座砲台。砲台的可分為明砲台和暗砲台。
在作戰時,砲台開砲後,就等於把自己的位置曝露給敵人知道,
敵艦必然會反擊,這時,船艦會調整艏向,將火力向著岸上的目標,
開始反擊,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本艦的受彈面積。
以淡火河口砲台位置的分佈來說,設在觀音山八里大概有兩個砲台,
淡水河口現在的燈塔附近建有一個低位的明砲台,稱為白砲台,
沿著現在高爾夫球場西邊外緣,就是現在砲台公園內,至少有兩個砲台,
滬尾砲台是這一區防禦砲台群中位置最高、火力最強大,
而且最為隱密的一個砲台。以這種佈置來看,
作戰時先發動攻擊的應該是八里那邊的砲台,先去引起敵艦反應,
調整船向反擊,如此再由滬尾砲台發炮攻擊,再觀測彈著點,
修正誤差,再發砲,會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瞄準,而敵艦要轉向反擊,
需耗費較多的時間,如此對我方勝算就會比較大。
從港口防禦觀點來看,砲台位置的選擇,應是全面性的,而不僅只在港口。
以基隆港來說砲台分佈就有外、中、內三層之分。外層自北邊起有大武崙砲台,
防衛北方海面,白米甕砲台防衛港口的北方出口,
社寮砲台和槓子寮砲台防衛八斗子和碧砂漁港一帶,中層砲台應屬二砂灣砲台,
就是「海門天險」,由此腑覽基隆港口和內港、了無遮蔽。內層是獅球嶺砲台,
位置在中山高速公路進入基隆的大業隧道上方,
此砲台扼守著基隆通往台北府的要衝之上,為基隆港砲台群的最後一道防線。

淡水河港的砲台分佈從戰略觀點看,也應有類似的佈置,
外層應是設在河口南岸八里的砲台群和北岸的滬尾砲台群,
分別防守淡水河口的南北方。中層的應該是自白砲台開始,
分佈在淡水鎮和觀音山面向淡水河的據點上,現在多數已不可考據。
內層的砲台現在還找得到的有關渡基督書院內的砲台遺址,此處河面狹窄,
是船隻進入台北府的門戶。
火砲一般屬於曲射武器,只有在極少的情形下才會當成直射武器,
而且是一種群體合作的作戰方式,它需要一組分工的砲兵相互協調合作,
才能完成任務。以現在國軍砲兵為例:指揮官、觀測官(兵)、砲長(發射手)、
計算手、裝填手、彈藥兵、瞄準手(射角、仰角調整)、通信兵等等,
每一種砲可能依分工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砲陣隊成員。
指揮官下達射擊命令後,由觀測官(兵)報回敵蹤與氣候資料,
由計算手依圖表測度適當仰角、射角與裝藥多寡,砲長則指揮彈藥兵備彈,
瞄準手調整射角、仰角,裝填手裝填彈藥、關妥砲閂。
砲長(發射手)待命拉火繩擊發,裝填手隨即退彈、檢查砲管,
等候下一次的射擊命令,而完成了這一輪的擊發動作,
待觀測官與通信兵報回彈著資料與修正彈著後,與一字排開的火砲待命齊發
(與其他砲陣隊協調作戰),最後殲滅敵人。因為砲兵屬於戰鬥支援部隊,
並不與敵人發生肉搏戰,而是以優勢火網支援第一線的戰鬥部隊,
所以協調與通信相當重要,但在二次大戰前都為各自作戰或者由傳訊兵傳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0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